为陪女儿考耶鲁放弃高管职位哥大本科一职难求留学光环背后几多困境?_商务活动_安博体育官方下载注册-网址

为陪女儿考耶鲁放弃高管职位哥大本科一职难求留学光环背后几多困境?

发布者:商务活动    发布时间: 2024-06-15 01:33:33

  升学的赛道不分内外。在留学浪潮的“拍打”下,出国留学俨然慢慢的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高考。为了成就世界名校的梦想,不管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国际化的学校,都在努力拼搏。但摆在他们面前的挑战,却一个也不少……

  央视神级纪录片《高考》,豆瓣评分9.1。选取不同社会横断面来探究高考,也将部分视角投向出国留学——在“留学浪潮下”篇章中,出国俨然是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另一种形式的高考。同样的奋斗和追求,同样的潮流汹涌。

  为成就世界名校梦想、奋力备考的母女俩,国际化学校里默默无闻的中文老师,还有那些已然走出国门、奋斗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他们代表的,是留学大潮下往来不息的身影。奋斗、梦想、文化碰撞、人生选择,也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刘云昊,人大附中国际部高二学生。决定出国、去美国,是家里很早就决定的事。

  双亲都是北京高知精英,同为通讯计算机博士。一个研究计算机硬件,一个开发计算机软件,公司管理层。

  功成名就,但有遗憾。年轻时,他们也想出国。然而出身部队,三十多岁才转出来。到女儿这一辈,走出去的信念不减反增。

  “不可能给她(刘云昊)守在家里头,不可能这么想的,”母亲吴红明轻声细语,但十分坚定,“当孩子去到纽约附近,波士顿附近,眼前所见的是全世界的机会,视野是完全不一样的。”

  女儿两岁时,吴红明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女儿的外语练出来。在小学五年级前,刘云昊已经背完了托福单词库。另外,还学了3门小语种。

  每年暑假,吴红明都会带着女儿实地探访一遍美国。小时候,刘云昊以为留学就是“考哈佛”。实际参观过美国各大名校后,她很快发现了自己并不是特别喜欢哈佛,转而以耶鲁作为目标。

  “最开始,我是跟我妈去美国玩,在那边学小学期的课,有意思极了,”据吴红明介绍,刘云昊平时就痴迷文史哲,什么古埃及、庞贝玛雅文明,在很多美国大学里是必修课,她特喜欢。一到暑假,就去美国读考古学的入门课。

  吴红明很清醒,女儿录耶鲁的可能性有,但不大,每年在大陆要的孩子都是寥寥无几。别说全国,就北京一片,“人家有本事的孩子多了去。”

  在她眼里,陪女儿成长甚至比开公司更让她感到兴趣。看着女儿一点点地进步,从牙牙学语到学了四门外语,特别有成就感。

  没有过留学经验的她,泡在各类宣讲会中,也修炼成路路通。别的妈妈说到莱斯,她能马上接茬,莱斯的建筑不错呀。对方回,主要学费便宜,几万也是钱呐……留学家庭之间,就算互不认识,碰面也有聊不完的话题,就像妈妈们都有着操不完的心。

  北京郊区一座马术中心,一群人闭目盘坐在瑜伽垫上,带头的念念有词,不是在宣扬什么武林绝学,而是给备战SAT的学生们减压。

  刘云昊已经有了2300的水平,但培训机构的老师告诉她,可以再进一步,冲到2350。

  “洋高考”看似没有分数线,但每个考生都心知肚明,标准并不低。准备出国的孩子,每年都在增多,而且不止是和大陆本土的同龄人较量,还得和美高的一大批孩子竞争。高分的,才有胆量去申请好学校。

  中国的老师和学生,在应试方面是有话语权的。培训机构的老师很有信心地表示,他是一位方法论者,任何考试,重要的都是总结出一套技术方法,多加反思;

  一有空,刘云昊就扑在刷题上,临出发前,还准备了一套SAT试卷留在考前练手。

  这次SAT考试的时间,刚好也是六月七号,同一天,近千万的大陆考生奋战高考。不同的出路,却是同样被家长围得水泄不通的考场。

  为了确保女儿的考试万无一失,吴红明决定亲自跑一趟香港——SAT在内地不设考点,内地的学生参考,首选就是香港。考场分布在不同地点,她觉得还是得提前“踩点”。

  “劳驾您,循道中学在哪里?”吴红明不太会用智能手机,也不熟悉香港,拿着一本地图册边走边抬头,在拥挤的地铁和熙攘的人群中,显得有些无措。路人操港普回答,不清楚,我也忘记了。终于找到学校,仔仔细细辨认教师的具置,半晌才放心离开。镜头边缘,也有另一些家长拿着手机拍照,看来应该也是留学家庭。

  考试结果出来后,刘云昊表现不错。SAT刷到2360,超额完成目标。托福之前也已接近满分。可即便如此,她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机构老师直言,假如把SAT满分的学生跟姚明儿子放一起,招生官肯定是选后者——留学这事儿,能拼爹拼爹,不能拼爹,就拼自己的未来。

  所谓“自己的未来”,即,尽可能给招生官讲一个足够动人的故事。机构老师给刘云昊复盘了一下,认为她的活动偏少,建议在这方面添几笔,以放大一下“领导力”。

  为了寻找“故事素材”,刘云昊跟同学一道,去关心。她们联系了北京的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准备在此组织一场演讲比赛。

  和孩子们的接触过程,显得很尴尬。她们在台上所说的话,台下听来不知所谓,也无动于衷。但是为完成任务,这样没有回应的“对话”只得硬着头皮继续。也许她们关心这些不认识的孩子,也许不,但这不打紧。

  谁说国外名校比国内门槛低的呢?不仅标化考试要追求完美,也得十八般武艺,揣度招生官的心思,书写尽可能独一无二的故事。这背后,是多少苦心经营。

  周成刚,前著名主持人,BBC亚太记者,2000年被同学俞敏洪邀请回来“一起干”。

  他走遍了全世界的名校,见识了各种各样先进的教育。德国的记者在采访他时客气地说,西方学生和中国学生比起来太懒了,周成刚笑,中国的学生欠缺思辨与独立呀,所以要出去看看。

  儿子周汇洋在美国念书,放假回家。周成刚在中式茶几上泡了一壶茶,边喝茶,边和儿子聊学校近况。儿子在美国玩篮球,回来时,手臂上印着一个硕大的骷髅刺青。周成刚虽没任何情绪化,但脸上还是短暂浮现一抹不快。

  他说,确实应该鼓励孩子看世界,但不能过早出去,变成一个纯粹外国人,“这么小把他送出去,全部学习西方的理念、价值观,是否有益他的成长,这些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对于留学市场,他和俞敏洪促膝长谈,聊了自己一些不一样的想法。说现在所有人都在做留学的前半段,后半程怎么没人做呢?孩子回来后的就业问题如何来解决?周成刚想的,还是留学生怎么回来的问题。可作为父辈的想法,年轻人是否领情,却也未可逆料……

  在北京昌平区的一所民办国际化学校,高中语文老师王先意,或许是全校最为失意的人。

  “长板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后死洪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在讲台上的王先意,像是刚从文本现场走出来,声情并茂。然而下课铃一响,他往往只能无奈地说,“好,结束了。”同学们怎么看他,他心里清楚——“王老师这么激动,这么深情,怕不是忘记吃药吧。”

  课上,王先意请学生王心怡回答问题。一句话里,可能就掺杂着好几个英文单词。在学校,中文虽是必修课,但和同学们申校关联不大,“甚至有时候,有点边角余料的感觉。”

  王先意形容上课的感受:有时候就像是深夜里站在荒漠,振臂一呼,发现四周一个生物都没有。

  到了舞蹈室,无精打采的心怡换了个人,青春活力,“美国电影经常会有这样子,跳舞、弹吉他、帅哥美女……这些文化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更大的吸引和冲击。”她的伙伴已经和她约好,拿到纽约大学的通知书后,美国再聚。

  在元旦晚会上,学生们表演小品。小品总有个讽刺的对象,而这个对象就是王先意。学生模仿他夸张的肢体动作、声嘶力竭地朗诵,台下一片哄笑。这时候,纪录片镜头给到教学楼大厅的孔子雕像,题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王老师很有不服输的劲头。他敲开校长办公室,申请开门新的国学课。校长说,很支持,但有个小小提醒:“你的这种尝试,在学校不是第一次了。要在学生当中做充分的调研。”

  于是,他把选修课的想法做成一份调查问卷,到教室里,小心翼翼地跟同学们说“不是上次的书法和篆刻了”——之前尝试的课总共只有11个人报名,中途还跑了6个。

  新开设的国学选修课,名叫《西方语境下的中国文化》,他找来孩子们喜欢的《功夫熊猫》之类的电影,想以此为切入点,走进学生的内心。

  试讲课结束,反响说不上多热烈;评审的回馈是,国学部分的内容还是过深;王先意自我做了“反省”,说回去一定继续补足自己在英文方面的造诣。

  “有时候的感觉很糟,孩子们可能连基本的文化常识都没有,你跟他提梅兰芳,他跟你说梅艳芳。”

  还有些时候,语文课沦为AP考试的备考课。“他们强烈要求要复习,比如三分之二的人都报了微积分——‘老师,能不能让我学微积分’,然后语文课就变成复习课。请假算得上是比较尊重老师的,有些孩子就是‘直接消失’了。”

  王先意叹息,母语和国学,是这帮即将求学海外的孩子的文化本根,这可能是他们在西方立足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然而,不论老师如何说中文重要,不论父辈们如何一厢情愿的“要回来”,决心走出去看世界的孩子们,也许早已做好了抉择。

  作为一个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吴亦欢的专业热忱“随身可见”。她将摄像设备认真做好编号,小到存储卡,大到录像机,“什么都能不带,但这么多东西不能丢。”

  新闻学院的学生有自己的“报道区”,每周三上课,两天外出报道,两天写作,作业会发表在新闻网站上。

  扛着摄像头走在纽约的街头巷尾,认识陌生人,会得到帮助,也常常被拒绝。这种感觉紧张而刺激。

  同是哥大新闻系的章文雄,被教授称赞为“天生的新闻人”,有着超高的报道技巧。

  吴亦欢说,跟本土的学生相比,不管是人际交往,还是语言文化,始终隔着一层。如果说新闻是天然需要“融入”的专业,那么眼前似乎有着无法逾越的壁障。

  薄薄的一层隔膜,让她感觉自己对很多事情不如美国同侪,那么敏锐和感同身受。偏偏,她是个习惯做自我审视的人,日渐害怕会被拒绝。

  在哥大的校园招聘会上,她和章文雄都没找到好的职位。明显感到,HR对中国学生没有特别大的兴趣,能提供的职位大多数都是一些自由撰稿之类。

  章文雄哭笑道,谁想要一个亚洲人来帮他们做美国新闻呢。即便在所有老师眼中,他是聪明的优秀的学生,可不管他怎么写,都让教授觉得不符合西方的价值观,是在做“中国式的新闻”。

  “上个星期晚上睡觉前我都想哭,连收三封拒信的感觉是什么?我不用申大公司了,确实呀,大公司本来就申不上,CNN不会要我,道琼斯也没要我。新闻系院的院长建议我去看心理医生。移民的政策、就业的困难、社会对你的认同……各种各样的东西,就像一堵透明的墙摆在面前。”

  吴亦欢决定回国,她说中国发展的那么快,有那么多的故事,她不想再纠结于如何融入异国的叙事体系。同系一些中国的同学在聚会上吐槽说,经常要怀疑这学费交得值不值,拿父母的两百万,可能一年时间公司都开起来了,但三年了,还在挣扎着毕业。

  不久前,章文雄妈妈打算卖掉家里的一套房子,缓解来年的经济压力,但是因为“国五条”的限制政策,没好出手。于是妈妈打电话开始叮嘱他,钱要省着点花。其实,章文雄已经连续一年不进行过任何旅游、甚至没买过几件衣服了。

  在富贵迷人眼的纽约,章文雄感觉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个深刻感受就是“没有根”。这座全球性的大都市,繁华热闹,但并不属于他。

  虽然热爱新闻,章文雄打算毕业后还是不做了。找一些有关公关、市场营销的工作,寻求更为现实的出路。他说要在纽约活下来,一点不容易,有多少人那么努力之后,还是要做什么都做不了。

  融不进的文化,难立足的就业市场,这是很多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普遍困局。除非,对自己的热爱不管不顾,不碰人文学科,什么好就业读什么……

  影片结尾,刘云昊最终没有如愿走进耶鲁,但被美国另一所名校,西北大学录取。吴红明对此倒也释然,她觉得所谓学校没有好不好,只有合不合适,总之,“出国这条路是对的。”

  虽然国学课遭受冷遇,语文老师王先意的努力仍在继续,新学期开始,他将再次开设中国文化选修课。

  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吴亦欢、章文雄、每一个学生都一脸灿烂的笑容。尽管很多人的就业还没有着落,很多人还会继续“挣扎”,但在那一刻,他们给自己交上了一份答卷。

  就像章文雄说的,留学这几年,让他更好地知道“我是谁,知道我能做什么、关心什么、兴趣是什么。”

  种种“困境”背后,再来思考留学的意义,我们能更加感受到,看世界、有独立思考和自我判断的能力,也许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